平安證券發表港股研究報告表示,今年上半年港股主要指數營收增速回升,淨利潤增速回落。其中,恒生科技業績維持領先,實體企業業績仍具韌性。恒生綜指股本回報率小幅回落,淨銷售淨利率、槓桿水平提升,總資產周轉率下降,經營效率整體穩健;資本開支規模有所收縮,各領域龍頭企業擴產意願更強。
業績展望:今年下半年港股盈利有望回升,多數行業盈利情況有望邊際改善。按市場預測顯示,股指層面,恒生綜指、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盈利增速均有望回升,恒生科技在「外賣大戰」的影響下盈利或有所收縮,但預計盈利增速將仍保持明顯領先地位。行業層面,醫療保健、原材料、資訊科技業維持較高景氣;必需性消費、電訊、公用事業、金融等大多行業盈利情況有所改善,推動港股整體盈利增速上行;地產建築、能源業盈利降幅也有望收窄。
相關內容《大行》高盛料中資股有短線回調風險 料H股未來12個月潛在升3% 建議逢低吸納
就配置建議,平安證券指在國內供給和需求政策協同發力,科技產業積極變化持續積累的背景下,高景氣行業如醫療保健、資訊科技、新消費等業績有望持續兌現。同時,港股估值相對全球仍具優勢,海外資金流動性寬裕疊加南向資金大幅流入港股,有望推動港股估值持續修復。
結構上,建議關注三條方向:一是關注景氣度高位運行的科技產業,包括AI科技板塊、生物醫藥等領域;二是受益於政策利好的新消費、服務類消費板塊;三是關注業績穩健的紅利防禦性資產,包括分紅水平較高的金融板塊、景氣度較高的原材料板塊。
平安證券認為,港股估值相對全球仍具優勢,寬裕的流動性環境有望推動港股估值持續修復。對比全球主要股指的市盈率與歷史分位數,港股在全球資產中依然具有性價比。9月美聯儲已重啟降息,美元仍處於低位震盪階段,海外資金流動性寬裕,此外,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大幅流入港股,港股流動性有望維持寬鬆態勢。往後看,該行認為,在海外不確定性仍存的背景下,國內政策支持堅定,科技產業自主可控建設有望持續深化,共同支撐實體上市公司盈利改善。同時,港股在全球資產中依然具有性價比,有望在寬鬆的流動性環境中收益。(wl/da)
相關內容《大行》滙豐研究:對人工智能持更積極態度 看好騰訊、阿里巴巴、網易及快手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