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巨震之际,ETF资金逆势买入。
73.83亿元资金昨日净流入股票型ETF。昨日,中证1000ETF吸金26.56亿元,沪深300ETF净流入17.18亿元;化工ETF、上证50ETF、中证A500ETF净流入超5亿元。
这周市场出现情绪波动,招商证券在策略报告指出牛市进入第二阶段:
1.目前来看,指数自今年7月站上了扭亏阻力位后,已经形成了增量资金正反馈机制,进入了经典意义上的牛市第二阶段。
2.经典的牛市第二阶段中出现调整的概率仍不小。从历史上牛市第二阶段调整的历史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分析,在牛市第二阶段调整的特征,最常见的调整模式:
第一,调整2-3个交易日,跌幅在3-5%之间,结束调整;
第二,单日跌幅3-5%之间,结束调整;在增量资金正反馈尚未打破之前,持续下跌超过4个交易日都是小概率事件。
反过来,如果下跌超过4个交易日,就要审视牛市阶段II是否可能结束了。
3.第二阶段结束的标志,往往是政策的转变,可能是针对资本市场快速上涨的降温措施,也可能是宽松政策的边际收敛,例如2007年530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2015年5月对于融资融券规范监管和对于场外配资的规范;2010年4月对房地产政策的收紧,货币政策方面央票的重启发行;2020年7月也出现了货币政策边际收敛,对场外配资等也加大了监管力度。
4.目前来看,并没有出现对资本市场增量资金机制严格监管信号,我们仍然可以判断,增量资金仍在持续进入的过程中。
华安证券认为,支撑本轮趋势性上涨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一是决策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态度不变。决策层对资本市场要求从“稳定活跃”到“巩固回稳向好势头”层层递进,重视程度空前提升,这为微观流动性持续流入和市场主体交投活跃提供重要安全垫。
二是微观流动性持续流入趋势未变,潜在空间仍然充足。“资产荒”现象仍然突出,A股整体赚钱效应仍然亮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股债跷跷板持续显现等,微观流动性持续流入股市的趋势仍未结束。
三是积极宏观和产业政策有望继续出台。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高,从而打开国内货币宽松空间。同时消费、投资等内生动能依然待增强,服务消费、房地产等下行压力较大,政策发力迫切性持续提升。
四是热点不断的现象仍然存在,如AI、算力、反内卷、创新药等以及“十五五”规划预期,A股交投情绪仍然火热。
坚定强势主线的核心地位,聚焦弹性最大的成长科技和业绩支撑方向。配置思路上,根据历史复盘启示,在一轮趋势性上涨行情中,强势主线弹性最大,即上涨过程中,涨速快、涨幅大,良性调整过程中,同样跌速快、跌幅大,但一旦市场重回上涨趋势,强势主线仍是最亮眼的方向,因此建议坚定强势主线的核心地位,随着强势主线的阶段性调整反而提供更好的布局良机。整体而言,趋势性上涨行情下,首重弹性,弹性激发通常有三种情形,一是成长科技具备天然高弹性,二是有业绩支撑的板块容易凝聚资金共识,三是有催化剂的板块。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