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W(01810.HK) +2.300 (+4.042%) 沽空 $9.34亿; 比率 11.713% 今日(25日)股价有支持,半日上扬3.6%收58.95元。大和发表报告表示,於昨日(24日)与小米管理层举行非交易路演,该行引述小米第一阶段电动车工厂技术升级提升产能,已推动周付运量由7月至8月初的7,000辆至8,000辆,提升至8月下旬以来的10,000辆至12,000辆。第二阶段工厂设计产能与第一阶段相若,现正等待最终政府批准。
小米管理层认为小米电动车并未面临产能过剩或内卷压力。2026年公司将推出新车型,并计划推出SU7或YU7变种。小米预计2027年开始将电动车出口至欧洲市场,并正研究於欧洲本土化生产。公司现阶段以抢占市场份额为优先目标,并无计划於未来5年至10年进入15万元人民币价格带,而是集中於中高端市场。2025年电动车交付目标维持35万辆不变,整体业务目标进度良好,不受补贴政策变动显着影响。
智能手机业务方面,因记忆体成本上升,公司预期2025年下半年手机毛利率11%至12%,2026年上半年压力可望纾缓。小米正研究升级手机规格(如转用DDR5),并考虑将成本转嫁予消费者。公司预测下半年手机补贴将逐步退出,但影响有限,因70%手机於海外销售,IoT业务量与均价增长优於同业。
小米计划利用AI模型提升各类产品功能并降低营运成本(例如AI已负责30%至40%程式码撰写),推进AI商业化闭环。
大和引述小米管理层指,公司营收目标在三年内达成7,000亿元人民币,计划未来3年实现以下目标:1)智能手机年出货量增加1,000万台至2亿台,从而带动手机业务营收达2,500亿元人民币;物联网(IoT)营收翻倍至2,000亿人民币;未来三年电动车年交付量达100万辆,营收贡献2,500亿人民币
大和重申小米「买入」评级及12个月目标价76港元,基於2025年至2026年市盈率36倍。(wl/a)(港股报价延迟最少十五分钟。沽空资料截至 2025-09-25 12:25。)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