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發表研究報告指,受中國政府最新的3,440億人民幣大基金及私人投資產能增加的支持,中國的積體電路(IC)市場自給率將提升至2027年的26.6%。自美國去年進一步收緊出口管制,並於今年3月擴大實體名單,限制中國取得工具與晶片後,趨勢已加速發展。這些措施促使國內原始設備製造商和無晶圓廠設計商將更多28納米及以上的產能轉移到本地成熟代工廠。
報告提到,華虹半導體(01347.HK) -0.200 (-0.565%) 沽空 $7.02千萬; 比率 9.806% 的無錫新12英寸生產線已於去年底開始試產,並將於今年前將產能增加一倍,使公司可在週期轉變時滿足更強勁的本地化需求。該行預期晶圓產量將於今年底開始分階段擴充,以提供規模效益,並支持2026至2027財年的利潤率回升。
該行維持華虹半導體的「持有」評級,目標價由30元上調至35元。隨著本地化進程加快,市場對中國半導體的情緒正在改善。該行又預計,在產業整合大致完成前,價格戰緩和的可能性不大,料產品復甦或會滯後。(sl/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7-14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