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即將落實對等關稅對中美通訊服務業的影響,富達國際基金經理Ian Samson回應指出,中美通訊服務業過去兩年盈利大幅增長,不少掌握通訊科技及人工智能(AI)領先技術的企業前景亮眼,並可望免受中美貿易政策直接影響。然而,目前美國電訊業正面臨熊市挑戰,反觀中國內地同業則仍處於牛市。鑑於兩者截然不同的大市走勢,同時佈局兩地或是波動市中較理想的策略。
美國通訊服務業自2022年以來表現出眾,盈利及股價表現更勝標普500指數。行業涵蓋科技巨頭如Alphabet(GOOGL.US) 和Meta(META.US) 等,可望透過開發AI基礎模型、為AI模型提供雲端運算能力,或通過其數碼媒體和廣告領域的強勢地位,受惠AI發展。
投資者或預期AI主題企業估值大多偏高,但有趣的是整體通訊服務股的估值低於標普500指數平均估值。
再者,整體通訊服務股表現受今年的波動市衝擊,行業主要股票股價均較其高位下跌逾兩成,為投資者提供入市契機。政策不確定性或影響消費意欲及廣告開支而阻礙經濟增長。儘管如此,行業長期強勁增長前景及服務業性質,面對關稅政策時應可展現較高韌性,特別是與較易受外貿關係影響的企業相比。受惠此特性,許多美國通訊服務股包括AT&T(T.US) 、Verizon(VZ.US) 和Take-Two( TTWO.US)等,年初至今仍錄強勁升幅。
至於中國內地同業,近期並未遇到市場逆風,今年以來中資通訊服務股均錄雙位數升幅,追蹤相關科網企業的熱門ETF─KraneShares金瑞中證中國互聯網ETF(KWEB),年初至今升幅超過20%,自2024年9月以來累升近五成。
該行稱,此前中資通訊服務股經歷數年低潮,騰訊(00700.HK) 0.000 (0.000%) 沽空 $7.97億; 比率 8.081% 和網易-S(09999.HK) 0.000 (0.000%) 沽空 $3.84億; 比率 30.085% 等企業的盈利強勁改善,持續數季被受市場忽視,估值一度觸底。直至去年9月中國內地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中資通訊服務股開始隨大市上升。
繼今年初中國初創企業DeepSeek發佈其低成本高效能的人工智能模型,觸發市場不再視此為短期升勢,投資者意識到許多中國內地大型通訊服務及科網企業可望受惠於AI發展。其後,中國內地領導人召開民企座談會會見知名科企代表,鞏固市場對該行業受國策支持,兼具結構性增長前景的看法。儘管中資通訊服務股股價已上升,但相同盈利增長趨勢,於美國或歐洲市場往往配以更高估值。值得留意的是,中資通訊服務股的內需傾向,應可免受美國關稅直接影響。
富達認為,中美通訊服務股具吸引增長前景,尤其是行業中AI領域主要領導者。該行業的數碼化本質,使投資者對其受關稅的影響相對樂觀,但考慮到過去數季中美同業的表現不一,加強同時配置兩區潛力股可增加投資組合韌性。(da/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4-01 16:25。)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相關內容《大行》瑞銀升中電信(00728.HK)目標價至6.8元 評級「買入」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