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摩根大通發表有關長和(00001)可能延遲港口交易及分拆電訊業務的看法,自公司3月4日公布出售環球港口業務原則性協議後,有關出售港口業務爭議不絕。自長江實業於3月4日宣布原則上同意出售其環球港口業務後,有關交易一直備受爭議,令交易能否順利進行仍存變數。最新的市場猜測是,長和將延遲原定於4月2日簽署的交易。首先要澄清的是,預期於4月2日簽訂的交易只涉及兩個巴拿馬港口(佔全球港口業務少於5%)。對於其餘所有港口(分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的獨家協議,仍然有效至2025年7月27日(即第一份協議簽訂後145天)。
由於地緣政治的影響不斷增加,摩根大通指,對可能出現的延遲並不感到意外。摩根大通對長和2025年12月底目標價為50元,評級「增持」。
摩根大通相信,長和在7月27日確認交易前,會致力解決與各利益相關者的衝突(如有需要,該日期或會進一步延長亦不會感到意外)。儘管如此,摩根大通料長和股價會對最新市場揣測作出輕微的負面反應。
另外,《路透》3月28日報導,長和正考慮分拆其電訊業務。考慮分拆其電訊業務於倫敦上市。這其實
如果消息屬實,根據路透社的估算,長和的潛在EV值可能達到 1150-1390億港元。
摩根大通又提及,在該行訪問的高頻投資者中,由於交易的潛在「二元結果」,他們更有興趣探討以長實(01113)而非長和代表。
摩根大通指,其獲得投資者對交易的反饋相當兩極化。有些人相信交易最終會進行,有些則認為可能性相當低。
根據摩根大通的估計,若交易「去馬」,將為長和帶來約15%的資產淨值增值,現時45.15元股價(3月28日收市價),仍較該交易首次宣布前的最後收市價高出約17%,顯示市場仍反映交易開綠燈情況。在此之前,長和股價曾達51-52元,這反映資產淨值折讓收窄,原因是潛在的成功資產變現。
然而,《星島日報》有關出售港口交易或延遲,可能會引發股價輕微負面反應。若出售港口交易結果完全取消,理論上股價可能會回落至38-39港元(即交易前的股價),甚至可能更低(因為2024財年業績是在出售交易通告後才公布,及2024年度盈利及每股息「未達預期」。
摩根大通指,市場揣測長和分拆電訊業務未非完全新事,電訊潛在 EV 約110億-140億英鎊,或佔長和市值約67-80%, 以長和EV計佔比為介乎27-32%。摩根大通報告指,長和的電訊業務2024年EBITDA約為231億港元。以長和基建(01038)之前已在英國倫敦第二上市,認為長和將電訊業務分拆至倫敦上市有可能。(註: 據長和周一公告,長和未就有關電訊業務的任何交易有決定)。 (SY)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