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小米官方4月1日午間發佈聲明稱,2025年3月29日22時44分,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駛過程中遭遇嚴重交通事故。
澎湃援引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稱,目前還需等待警方具體調查結果,根據小米現有説明來看,自2016年特斯拉推出自動駕駛功能以來,國內外(包括美國)已發生多起高速公路場景下的典型案例,這類事故的責任認定存在複雜性。首先,交通事故本身具有普遍性(燃油車也會發生),但爭議焦點在於新能源車用户高頻使用的NOA(智能輔助駕駛)功能。該功能通過方向盤自動轉向等技術,容易在長時間高速行駛中讓駕駛員產生過度依賴。理論上駕駛員只需及時接管即可避免事故,但實際操作中存在兩個關鍵問題:第一,車輛控制系統已非完全人工操控:傳統車輛由駕駛員直接控制油門/剎車,而智能汽車的操作往往需經過預控制器(或決策系統)的計算後執行指令。第二,技術不成熟性:軟件系統複雜度極高,存在潛在風險,且數據來源於車企自身提供,但又是作為事故調查的主要依據。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