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稱,大市經過上週五(17日)大幅急挫後,昨日(20日)出現明顯反彈。恆指昨早市先大幅高開637點至25,884點,其後整個上午一直處拉鋸之中,上落於25,710點至25,912點之間,即恒指已曾輕微重越50天線(約在25,887點近左)。但由於買盤態度保守,故大市在大幅高開後未能再作較明顯之上升,惟有一點可見到,恆指如能與50天線糾纏在一起,至低限度表示大市之跌勢可暫見糾緩。至於本月之形態,暫仍屬先高而後低,恆指暫仍是由2日之高位27,381點跌至17日至低位25,145點,即月內之波幅暫為22,362點,目前之市勢看,大市在回穩之餘,似仍欠進一步上升之動力。
踏入10月下旬,新股市場繼續暢旺,本月新股平均首日升幅更是全年之最。被譽為「中國版Palantir」的滴普科技(01384.HK)正式啟動港股招股,作為企業級大模型AI應用港股第一股,其稀缺性與成長潛力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對於尋求參與AI產業高增長機遇的投資者而言,滴普科技有對標美股PLTR的潛力,作為新股IPO值得重點留意。
滴普科技最核心的投資亮點在於其業務模式與美國AI巨頭Palantir高度相似,想像空間大。兩者均專注於將海量、複雜的數據轉化為企業的核心決策能力,為機構及大型企業提供關鍵的AI驅動解決方案。現時,Palantir的商業模式市值已突破四千億美元,成為全球AI應用的典範。滴普科技作為中國市場的對標者,其長期估值想像空間巨大。同時,根據香港上市規則第18C章上市,滴普科技屬於「特專科技公司」,反映其創新屬性與技術壁壘。參考上週上市的18C新股雲跡科技(02670.HK) 0.000 (0.000%) 錄得逾5,000倍超額認購,暗盤股價曾升近50%,而雲跡的新股資金可無縫接力滴普科技,預期滴普科技將非常「搶手」。
高增長與高毛利的商業轉化能力
資本市場最看重的是企業將技術轉化為收入的能力,新經濟公司往往在商業化方面為人詬病,但滴普科技這方面可圈可點。根據招股文件,滴普科技收入從2022至2024年實現高達55.5%的複合年增長,2025年上半年更錄得118.4%的驚人增幅。更為亮眼的是,其55%的高毛利率達市場頂級AI類企業水平,展現了強大的定價能力與優質的盈利模型,為未來利潤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已累計服務283家企業客戶,反映其產品具備高客戶黏性,商業化落地路徑清晰且可持續。
技術護城河與權威背書,構建長期競爭力的基石
根據招股文件,滴普科技的競爭特有優勢,在於其自主研發的FastData Foil數據融合平台與Deepexi企業級大模型平台,而其自主研發的通用企業運營決策大模型,更是業界首個完成深度合成算法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雙重監管備案的模型,這些為其構成了強大的技術護城河,確保了解決方案的先進性與安全性。最值得留意的是,公司客戶名單包括「管轄40多家公立醫院和100多家診所的公共醫療服務營運商」,具體客戶是誰,大家只要網上一搜,即呼之欲出。服務這些對數據安全與系統穩定性要求極高的客戶,特別像這樣擁有大量用戶私隱資料的公營機構客戶,本身就是對滴普科技產品力的最強認證。
滴普科技上市前已獲得高瓴、五源資本及IDG資本等頂級風投入股,股東陣容強大。保薦人包括中信証券、國泰君安國際等,而滴普科技創始人趙杰輝於華為、阿里的深厚背景,具備強大的戰略與執行力。楊紅霞博士(理大教授、人工智能權威、前阿里達摩院專家)出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為公司的技術研發提供了頂級的學術與產業視野。
綜合來看,滴普科技集「黃金賽道、稀缺標的、成長性、頂級背書」四大優勢。考慮公司正在中國數碼化轉型與AI國策的時代風口上,兼具備不俗的業績和龐大的客戶群,證明了其商業模式的成功。
滴普科技這次IPO的發售價不設上下限範圍,集資額約7.1億港元,可見公司對上市志在必得,亦望速戰速決,不難預測熱烈程度可媲美近期雲跡、軒竹生物(02575.HK) 0.000 (0.000%) 等熱門新股。若要穩中一手,預算認購數百手股份方可成事,對於資金不多或有意增加中籤率的投資者,也可考慮以孖展認購。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