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銀國際近日發表報告,美國上周三(2日)公布一系列對等關稅措施,在新一輪關稅衝擊下,美股期指出現大幅下跌,美元、美債10年期收益率雙環回落,黃金現價上漲,而美聯儲降息預期有所增加(2025年全年預期降息次數從關稅宣布前的3次增加至3.5次),反映此次市場交易的並非「滯脹」,而是衰退。
儘管美國當前諸多經濟指標與衰退閾值(是令對象發生某種變化所需的某種條件的值)仍有距離,且主流預測模型未觸發警報,然而就業市場與企業資本支出可能成為關鍵脆弱點。就業市場延續「放緩但不崩塌」的特徵,但離職率下降、跳槽溢價消失等跡象顯示活性正在降低;企業資本支出意願在政策不確定下回落,若二者形成負向循環或將加速經濟下滑。美聯儲面臨通脹風險與就業脆弱性的政策兩難,後續操作窗口極為有限。
相關內容《大行》大摩:對恒指「熊市」情境預測17,400點 已計及全球經濟衰退及低谷估值下行風險
該行指,雖然美國短期經濟數據顯示韌性,但高利率環境與特朗普減赤字、弱美元和製造業回流的政策目標相悖,美聯儲面臨降息壓力,「軟著陸」窗口收窄,淺衰退降息概率上升。展望後市,第一是信用利差或隨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第二是美股可能繼續波動,估值仍有回調壓力;第三是美債10年期利率預計維持在4.0至4.5%區間;第四是美元指數短期或受政策不確定性和滯脹擔憂壓制,但若實際政策落地若低於市場擔憂,可能引發反彈。
交銀國際指,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徵關稅的執念源頭在於不放棄美元霸權的前提下實現美國製造業的復興。這種「又食又拎」的訴求,就產生了通過關稅等手段讓其他國家為美國提供儲備資產和安全保護承擔更多成本。然而此一時彼一時,今時今日美國面臨的貿易格局和經濟環境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大規模複製此前的關稅成果難度空前。此外,特朗普政府過度簡化關稅經濟效果。雖然提高關稅可能在短期內增加一定的財政收入,但其長期效果高度不確定。一方面,關稅提高可能導致貿易夥伴的報復性措施,損害美國出口。
另一方面,關稅成本最終很大程度上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和下游企業,形成事實上的隱性稅負增加,與其減稅刺激消費的目標相互矛盾。2018年貿易戰經驗表明,關稅收入遠不足以抵消其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wl/da)
相關內容瑞銀料關稅拖累中國GDP增速1.5個百分點 4至5月人行或減息降準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