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截至2024年12月,以2016年及後首次推出之新盤統計,貨尾量18,873個,按年減少107個或跌0.6%。但長實(01113.HK) +0.050 (+0.148%) 沽空 $1.37億; 比率 38.842% 、恒地(00012.HK) -0.550 (-2.607%) 沽空 $4.44千萬; 比率 19.835% 、新世界(00017.HK) +0.270 (+6.490%) 沽空 $2.59千萬; 比率 15.547% 、新鴻基(00016.HK) -0.100 (-0.142%) 沽空 $3.69千萬; 比率 13.343% 以及信和(00083.HK) +0.140 (+1.835%) 沽空 $6.86百萬; 比率 17.706% 等五大發展商貨尾量共10,162個,按年增加683個或7.2%,佔總貨尾量比例由2023年底49.9%升至53.8%,其中兩房增幅最多,佔總貨尾量比例由33%升至35.8%。
按房型分類,兩房、一房及四房或以上的貨尾均錄得上升,而開放式及三房則下跌。全港兩房的待售單位最多,貨尾有6,752個,按年增加485個或7.7%,升幅為各房型中最大,佔比錄35.8%。一房有4,820個,增加110個或2.3%,佔比25.5%。三房4,400個,減少344個或7.3%,佔比23.3%。四房或以上1,957個,微增24個或1.2%,佔比10.4%。開放式貨尾單位最少,只有944個,按年減少382個或28.8%,佔比僅5%
相關內容《大行》美銀證券料長實(01113.HK)長和(00001.HK)減去年派息 新世界(00017.HK)流動性惹關注
五大發展商之中,新鴻基的貨尾量達3,715個,按年增加352個或10.5%,市場佔比由17.7%升至19.7%,高踞榜首。近八成的待售單位偏向於兩房或以上的戶型,共有2,951個。主要包括屯門Novo Land二期A、元朗The Yoho Hub B期及天璽‧海一期等三個項目。
恒基有3,125個,雖按年減少300個或8.8%,但仍位列第二,佔比由18.0%降至16.6%。待售單位約六成為開放式及一房的戶型,共有1,869個。主要為紅磡The Haddon及長沙灣Belgravia Place一期兩個項目。
新世界由2023年底第九位升至2024年底第五位,主要因為貨尾量大增802個至1,340個,升幅達1.49倍,佔比由2.8%升至7.1%。待售單位有63.1%為兩房戶,錄845個,集中於黃大仙柏蔚森二期。
相關內容新世界(00017.HK)預計上半年核心經營溢利43.5億至45.5億元 減少15%-19%
信和的貨尾有1,408個,減少467個或24.9%,佔比由9.9%降至7.5%。信和待售單位集中一房及兩房,佔72.6%,共有1,022個,主要為將軍澳日出康城十一期C及D - 凱柏峰II及III。長實貨尾急增296個或1.07倍,惟數目仍然較少,只有574個,佔比僅3%。
另外,選取五個貨尾總數較多的發展商,即會德豐、嘉華(00173.HK) -0.010 (-0.568%) 沽空 $87.06萬; 比率 23.244% 、中國海外(00688.HK) 0.000 (0.000%) 沽空 $8.57千萬; 比率 27.804% 、華懋、路勁(01098.HK) +0.020 (+1.961%) 之中,以會德豐的貨尾最多,有1,754個,按年增加372個或26.9%,佔比由7.3%升至9.3%。中國海外貨尾有738個,急增361個或95.8%,佔比由2%升至3.9%。(vc/k)(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2-21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