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科技股與黃金在全球舞台共舞。
“左手科技,右手黃金”已經成為華爾街最擁擠的交易策略。
全球對沖基金10月持續爆買科技。據高盛最新發布的報告,自2016年開始跟蹤數據以來,全球對沖基金對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硬件的敞口在今年10月份達到了最高水平,全球對沖基金10月大量買入半導體及相關芯片行業股票,股票買盤集中在多頭倉位,押注亞洲和美國公司的股票將上漲。
美國銀行10月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多數投資者認為“做多黃金”已成為市場上最擁擠的交易。共有43%的受訪投資者將“做多黃金”列為最擁擠交易,超過了“做多七巨頭”的39%。調查還顯示,39%的投資者稱其當前黃金頭寸接近0%,19%配置約2%,16%配置約4%。根據統計,黃金的加權平均配置比例僅為2.4%。
全球投資者在兩頭押注,本質上是一種在不確定性中尋求平衡與機會的槓鈴策略。一邊通過科技股押注未來的高增長,另一邊則用黃金來對沖伴隨高增長而來的各種風險。
ETF也成為A股投資者參與黃金、科技股的重要工具。
從資金流向看,10月以來,黃金ETF、恆生科技ETF等強勢吸金。
截至10月24日,黃金ETF、黃金基金ETF、黃金ETF基金、銀行ETF、黃金ETF、證券ETF、恆生科技指數ETF、紅利低波ETF、券商ETF、有色金屬ETF、稀土ETF嘉實、恆生科技ETF、恆生科技ETF易方達、科創芯片ETF、恆生科技ETF、黃金ETF華夏、恆生科技ETF天弘、電池ETF、電池50ETF、機器人ETF在10月分別吸金100.31億元、68.39億元、65.04億元、58.61億元、54.85億元、45.51億元、36.63億元、36.54億元、31.85億元、30.00億元、27.86億元、27.67億元、24.72億元、23.88億元、23.33億元、23.20億元、23.01億元、20.32億元、19.54億元、18.43億元。
對於當下市場,瑞銀全球財富管理日前將其對全球股市的評級上調至“有吸引力”,理由是人工智能(AI)支出有望提高生產率,而且政策環境有利。瑞銀告訴投資者,它已將“全球、美國、中國、新興市場和除日本外的亞洲股市上調至有吸引力”。瑞銀分析師還將2025年全球盈利增長預期從6.5%上調至8%,並預計明年將實現高個位數增長。
瑞銀將標普500指數2025年底目標點位上調至6900點,此前預測為6600點;將MSCI新興市場指數2026年6月目標位上調至1470點,理由是企業盈利預期改善。瑞銀繼續將科技作為其“全球首選行業”,並將中國科技股評級上調至最具吸引力,理由是“對中國科技領軍企業將人工智能貨幣化的能力越來越有信心”。該行預測,“2026年中國科技股每股收益將增長近40%”。
對於黃金,中金公司有色金屬行業首席分析師齊丁稱,黃金在今年迎來2018年以來的最大漲幅,其背後是黃金定價邏輯的重構。他同樣認為黃金將迎來一個長牛市。金價上漲首先源於全球對美元的信任度下降,這使得黃金定價邏輯從商品屬性轉向金融資產安全屬性,致使在利率水平上升的情況下,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大幅上升。
以全球央行為代表的主體,在2022年至2024年連續三年實現一千噸以上黃金的購買。當前全球黃金市場的購買主力為民間、金融機構和央行三方。據他介紹,若全球央行將外匯儲備中黃金比例提高到15%,對應的黃金需求將達到5000噸,這一規模相當於全球一年半的黃金供應總量,對金價的驅動潛力巨大。
今年上半年民間和全球央行的黃金購買需求同比下降20%,但以歐美金融機構推動的資金正在大量採購黃金。原因在於這些機構發現黃金在2025年已呈現對利率脱敏的特徵。齊丁認為,隨着金融機構對黃金的熱衷,以及全球降息進程的推進,黃金價格將持續走強。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