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創新藥持續上漲,三生製藥漲超7%,百濟神州漲超6%,帶動港股通創新藥ETF南方、港股通醫療ETF富國漲超4%;港股通創新藥ETF嘉實、港股通創新藥ETF、港股通創新藥ETF工銀、港股創新藥ETF鵬華、恆生創新藥ETF、港股通創新藥ETF、恆生創新藥ETF、港股創新藥ETF基金、港股創新藥精選ETF、港股創新藥50ETF、港股創新藥ETF、港股創新藥ETF、恆生醫藥ETF、科創創新藥ETF國泰、港股醫藥ETF、創新藥ETF天弘、科創創新藥ETF匯添富漲超3%。
港股通創新藥ETF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重倉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康方生物等研發實力強勁的中國創新藥龍頭。
消息面上,百濟神州第三季度營收100.77億元,同比增長4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前三季度營收275.95億元,同比增長44.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3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中金發表報告指,百濟神州營收按年增長41%至14.1億美元,非公認會計准則淨利潤達1.25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基於zanubrutinib銷售快速增長及營運成本有效管控,該行將2025年盈利預測上調56%至3.31億美元,並維持2026年盈利預測;維持對其“跑贏行業”評級,A股、H股、美股目標價分別上調3.2%、3.3%及3.7%,至320元、250港元、420美元。
業內指出,在政策支持、業績兌現、出海加速三重驅動下,創新藥板塊基本面持續改善,中長期配置價值顯著。
政策端突破:2025年國家醫保談判首次引入"商保創新藥目錄",為高價創新藥開闢全新支付渠道。該目錄將於12月初發布,2026年1月正式實施,有望顯著改善藥企現金流,優化創新藥支付生態。
業績端兌現:多家龍頭藥企2025年三季報表現亮眼,行業正從"研發投入期"邁入"商業化收穫期"。創新藥板塊虧損大幅收窄或實現扭虧為盈,商業化能力得到驗證。
出海端加速:2025年1-10個月,中國創新藥對外授權交易總額突破1000億美元,多項重磅BD交易落地。海外MNC對中國創新藥管線的認可度持續提升,驗證中國藥企全球競爭力,出海邏輯不斷強化。
市場端修復:板塊前期調整後估值已迴歸合理區間,資金呈現高低切換趨勢。疊加全球流動性寬鬆環境,創新藥等高成長板塊配置價值凸顯。
國信證券指出,創新藥板塊在三季度延續了營收端的高增長和利潤端的扭虧為盈。中國創新藥產業已經體現出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並在近年集中體現在BD交易的爆發式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大部分國產創新藥,對外授權通常只是全球開發的起點,合作伙伴在海外的開發進度,以及後續全球臨床數據的讀出可以進一步加強產品在全球市場商業化的確定性。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