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本應由利好消息點燃的狂歡,卻意外演變成殘酷的拋售,高盛 (GS.US) 總結出九大禍因,並點出目前市場情緒「傷痕累累」,已全面進入「盈虧保護模式」。
在輝達優於預期的財報,以及穩健的非農就業報告雙重刺激下,美國股市週四大幅高開,但隨後上演了數月來最驚心動魄的盤中大逆轉。標普 500 指數從盤中高點到低點的市值蒸發超過 2 兆美元,最終收跌 1.5%,讓投資人措手不及。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暴跌,市場充斥著各種猜測。高盛(Goldman Sachs)合夥人 John Flood 在一份給客戶的報告中直言,單一的催化劑並不足以解釋這場劇烈逆轉。他指出,目前市場情緒「傷痕累累」,投資者已全面進入「盈虧保護模式」,過度關注對沖風險。
Flood 認為,輝達的強勁財報非但沒有解除市場警報,反而促使交易員尋求對沖,防範可能出現的進一步損失。高盛的交易團隊進一步指出,這場拋售是在九個相互關聯的結構性與宏觀因素共同作用下爆發的,這些因素共同揭示了當前市場的極度脆弱性:
1. 輝達「利多出盡」
儘管財報超預期,但輝達股價未能維持漲勢,最終收跌。高盛評論稱,「真正的好消息沒有得到回報,通常是一個壞兆頭」,暗示市場已對這些利好提前定價。
2. 私人信貸疑慮升溫
聯準會理事公開警告私人信貸領域存在「潛在的資產估值脆弱性」,及其與金融體系的複雜關聯可能帶來風險,引發市場警惕,隔夜信貸市場利差擴大。
3. 就業數據未能「定心」
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穩健,但缺乏足夠的明確性來指導聯準會 12 月的利率決策,降息機率僅小幅上升,未能有效安撫市場對利率前景的疑慮。
4. 加密貨幣崩盤傳導
比特幣跌破 9 萬美元的心理關口,引發了更廣泛的風險資產拋售,其下跌時點甚至領先於美股的暴跌,暗示風險情緒的傳導可能始於高風險領域。
5. CTA 拋售加速
商品交易顧問基金(CTA)此前已處於極度做多狀態。隨著市場跌破短期技術閾值,CTA 系統性賣盤開始加速,加劇了拋壓。
6. 空頭重新入場
市場動能的逆轉為空頭提供了機會,做空部位開始重新活躍,推動股價進一步下跌。
7. 海外市場表現不佳
亞洲關鍵科技股(如 SK 海力士和軟銀)的疲軟表現,未能為美股提供正面的外部環境支撐。
8. 市場流動性枯竭
高盛數據顯示,標普 500 指數頂級買賣盤的流動性規模顯著惡化,降至遠低於年內平均水平。這種「零流動性」狀態使得市場吸收賣單的能力極差,小規模拋售即可導致大幅波動。
9. 宏觀交易主導市場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交易量佔市場總成交量的比例飆升,這表明市場交易更多是由宏觀視角和被動型資金驅動,而非個股基本面,加劇了整體趨勢的下跌動能。
市場結構脆弱 未來幾天緊盯三件事
除了上述九大因素,高盛的技術分析進一步揭示了市場結構的脆弱性。
首先,CTA 基金的系統性拋壓預計短期內仍將持續,市場正緊盯標普 500 指數的關鍵中期點位,一旦跌破,可能觸發更大規模的程式化賣盤。
其次,流動性嚴重不足的現狀,使得任何拋售都容易被放大。ETF 交易佔比的激增也亮起了紅燈,顯示市場在下跌時容易被宏觀情緒主導。
更值得注意的是,本週五即將迎來史上最大規模之一的 11 月選擇權到期日,預計有數兆美元名義價值的選擇權到期,這通常會給市場帶來額外的波動性和「引力」效應。
這場美股的盤中大逆轉是對投資人的一個嚴峻提醒:在一個技術結構脆弱、投資人心態緊張的市場中,單純的基本面利好並不足以支撐價格持續上漲。未來幾天,市場對 CTA 動向、選擇權到期影響以及流動性狀況的關注將達到頂峰。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