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金融市場獨立研究員佩雷拉(Shanaka Anslem Perera)發文稱,昨日,一場史無前例的劇變發生。英偉達股價在財報發佈後飆升5%,卻在18小時內暴跌至負值區間。華爾街算法捕捉到了人類未能察覺的異常:賬面數據存在嚴重矛盾。具體發現如下:
英偉達披露未結賬款達334億美元,一年內激增89%。購買芯片的客户尚未付款,平均付款週期從46天延長至53天。這額外的一週意味着104億美元可能永遠無法收回。與此同時,英偉達庫存積壓芯片達198億美元,三個月內增長32%。但管理層聲稱需求瘋狂而供應受限。兩者不可能同時成立。要麼客户不願購買,要麼他們空手下單。現金流揭示了真相。英偉達實際產生145億美元現金,卻報告193億美元利潤。兩者相差48億美元。台積電和AMD等健康芯片企業能將95%以上利潤轉化為現金,英偉達僅能轉化75%。這已達危機級別。
更令人髮指的是:英偉達向xAI注資20億美元,xAI卻借貸125億美元採購英偉達芯片;微軟向OpenAI投入130億美元,OpenAI承諾斥資500億美元購買微軟雲服務;微軟為該雲平台訂購價值1000億美元的英偉達芯片;甲骨文向OpenAI提供3000億美元雲服務額度,OpenAI則為甲骨文數據中心訂購英偉達芯片。同一筆資金在不同公司間循環往復,被多次計入營收。英偉達記賬銷售額,卻無人真正付款。賬單日益陳舊,庫存不斷堆積,現金流始終缺席。
上週AI公司CEO們已親口承認。愛彼迎CEO稱之為“氛圍營收”。OpenAI每年燒掉93億美元卻僅賺37億美元,年虧損達56億美元。1570億美元的估值需要3.1萬億美元的未來利潤支撐,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表明95%的人工智能項目永遠無法實現這種盈利。
硅谷風投教父彼得·蒂爾於11月9日拋售價值1億美元的英偉達股票。軟銀集團11月11日拋售58億美元持股。“大空頭”邁克爾·伯裏買入看跌期權,押注英偉達股價將在2026年3月前跌至140美元。
與人工智能投機密切相關的比特幣,已從10月的12.6萬美元跌至今日的89,567美元,跌幅達29%。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持有價值268億美元的比特幣作為貸款抵押品。當英偉達股價再跌40%時,這些貸款將違約,迫使拋售230億美元比特幣,導致加密貨幣崩盤至5.2萬美元。
時間線已然明朗:2026年2月,英偉達公佈財報揭露逾期賬款規模;2026年3月,評級機構下調信用評級;2026年4月,首次財務重述。這場耗時18個月構築的騙局,在90天內土崩瓦解。
英偉達公允價值:每股71美元。當前股價:186美元。計算邏輯清晰明瞭。
這是史上推進最快的金融欺詐案,因算法實現了實時偵測,人類投資者則滯後90天。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