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者信心在 11 月明顯惡化,密西根大學周五 (21 日) 公布最新調查顯示,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 51,接近有紀錄以來最低水準,反映高物價、收入疲弱與就業市場轉冷正加重家庭壓力。調查並指出,對個人財務的評價降至 2009 年以來最低,購買耐久財的意願也跌至歷史新低。雖然長期通膨預期略為回落,但消費者對生活成本和工作安全的擔憂仍然明顯升高。
高物價與收入疲弱拖累消費者情緒
密西根大學 11 月終值從 10 月的 53.6 降至 51,僅略高於初值。現況指數大幅下滑 7.5 點至 51.1,創調查史上最低。調查主管 Joanne Hsu 表示,家庭普遍對持續高漲的物價與收入疲弱感到挫折。
報告顯示,美國人對未來一年通膨的預期由 10 月的 4.8% 降至 4.5%,為連續第三個月下滑;五到十年的長期通膨預期則從 3.9% 降至 3.4%。
然而,物價預期放緩並未化解家庭對經濟前景的悲觀。調查顯示,消費者認為未來一年失去工作的可能性升至 2020 年 7 月以來最高。此外,連續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升至四年高點,反映失業者更難找到新工作。
分析指出,11 月調查期間重疊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時期,影響食品補助、航班運作及聯邦員工薪資,進一步削弱消費者看法。消費者信心下滑的趨勢,亦與 9 月失業率升至 4.4%、企業裁員消息增多相互呼應。
資料也顯示,消費情緒分化加劇。擁有大規模投資組合的高收入戶因股市強勁、資產膨脹而相對樂觀;但非股市參與者的財務狀況明顯惡化。Hsu 指出,這顯示總體經濟數據可能掩蓋部分族群的脆弱情況。
政治情緒、股市回檔與勞動市場不確定性加重悲觀
另有分析認為,11 月的初值大幅下滑後,政府關門結束曾短暫改善部分受訪者的情緒,使指數從 50.3 回升至 51。然而,整體信心仍接近 2022 年以來的低點,展現美國經濟「K 型」復甦格局:股市創高,但中低收入家庭感受的壓力不斷增加。
分析並指出,不同政治立場的群體均對經濟轉趨悲觀。雖然民主黨支持者的信心長期相對較低,但本月共和黨與獨立選民的信心也同步走弱。
報告亦顯示,購買耐久財的意願 11 月大幅下跌超過 10%,就業前景與個人財務狀況同步走弱,顯示生活成本與職涯不確定性正在壓縮家庭支出意願。年輕族群與高齡消費者均明顯增加對工作安全的焦慮。
消費者對股市的看法也出現變化。先前在初值調查中因股市走高而較為樂觀的高資產族群,在 11 月後半段股市回檔時,一部分信心回吐。標普 500 指數自 10 月底高點已下跌約 5%,市場對人工智慧 (AI) 投資是否能實際轉化為經濟成長存在疑慮。
市場普遍認為,消費者信心惡化與就業市場降溫,使聯準會 (Fed) 面臨棘手局面。Fed 已在 9 月與 10 月的會議中兩度降息,但官員近期對 12 月是否再降息仍有分歧。一部分官員關注通膨仍高於 2% 目標,另一部分則擔憂勞動市場放緩將對家庭造成更大壓力。
這份密西根大學調查於 11 月 3 日至 17 日進行。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