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監管文件顯示,因電影《大賣空》聲名鵲起的知名投資人 Michael Burry 正將其對 AI 泡沫的警告轉化為實際行動,他旗下資管公司 Scion 約 80% 持股集中在做空 AI 熱潮的兩大標誌性公司,分別是數據分析公司 Palantir(PLTR.US) 與 AI 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 ,押注規模之大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Burry 近日在 X 平台上發布神祕貼文,並在文中引用《戰爭遊戲》與《大賣空》的經典台詞稱:「有時我們看到泡沫,有時可以採取行動,有時唯一制勝策略就是不參與遊戲。」
Burry 暗示,當前 AI 投資回報過低,類似網路泡沫時期光纖資本支出過度,許多主要 AI 公司將重蹈覆轍。
提前兩周公佈的 13F 文件則證實 Burry 的「行動」。Scion 針對 AI 明星公司 Palantir 的看跌選擇權價值達 9.12 億美元,約 500 萬股,針對輝達的看跌選擇權名義價值 1.86 億美元,但文件上未揭露選擇權實際支付權利金、行使價及到期日等關鍵細節。
Burry 積極做空 Palantir 跟輝達已面臨帳面損失,因為在 9 月 30 日 13F 文件基準日截止後,Palantir 與輝達股價均大幅上漲,意味著 Burry 的空頭部位已承受實質虧損,除非他已平倉止損。
Burry 策略與 2008 年次貸危機前如出一轍。當時他透過信用違約交換 (CDS) 做空房市,如今則瞄準被視為「市場狂熱」的 AI 資產,試圖複製成功。
Scion 的投資組合呈現明顯分化,一部分是小規模傳統持股,包括 Bruker、Lululemon 等公司,另一半則由選擇權構成,主要核心便是針對 Palantir 與輝達的賣權。
儘管 Burry 的行動被部分市場觀察人士解讀為「頭部信號」,但歷史經驗提醒時機至關重要。2008 年危機前,他提前大約兩年佈局空頭,雖最終成功,但高昂的持有成本曾令其瀕臨絕境。此外,他 2023 年 1 月也曾警告「賣出」後市場反而反彈,此次做空自 9 月 30 日披露以來也面臨虧損。
不論 Burry 能否再次成功,最重要的是投資人必須警惕,即便方向正確,時機也可能決定成敗。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