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報導,國際信評機構惠譽 (Fitch Ratings) 周三 (24 日) 將泰國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等 (IDR) 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向」,理由是長期的政治不確定性與經濟成長前景疲弱,恐進一步侵蝕公共財政。泰國的主權評等則維持在「BBB+」。
惠譽在聲明中指出,經歷多年龐大刺激措施與財政整頓多次延宕後,泰國的財政緩衝已明顯削弱。到 8 月底,該國一般政府總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 (GDP) 比重達 59.4%,逼近「BBB」級別國家的中位數。惠譽警告,若持續採取大規模支出與缺乏明確的財政策略,將使中期財政前景面臨風險。
這次評等展望調整,緊隨穆迪 (Moody’s) 近期下調泰國展望之後,對新任總理阿努廷 (Anutin Charnvirakul) 構成挑戰。這位保守派政治人物在前總理貝東塔 (Paetongtarn Shinawatra) 因道德不當遭法院罷免後,於本月初上台,他已承諾推動措施以振興低迷的經濟。惠譽則點出,阿努廷承諾四個月內舉行大選,恐加劇財政支出壓力並帶來政策不確定性。
泰銖周三兌美元續貶,收盤接近兩周低點,不過今年以來仍累計升值近 7%,本月稍早一度觸及四年高點。惠譽預估,泰國今年經濟成長約 2%,僅為印尼與菲律賓等區域鄰國的一半。拖累因素包括美國 19% 對泰關稅、旅遊業復甦乏力、家庭債務偏高以及強勢泰銖。
惠譽表示,持續性的龐大刺激措施、財政整頓一再延遲,以及對中期財政策略的不確定性,在人口結構壓力加劇、經濟成長溫和的背景下,將進一步威脅泰國的財政健全。惠譽並預估,少數政府將使用幾乎所有財政政策規則允許的空間,使當前會計年度財政赤字達 GDP 的 4.6%,下一財政年度則為 4.3%。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