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周五 (19 日) 簽署行政令對 H-1B 簽證實施重大改革,將首次申請及續約費用從原先的數千美元驟增至 10 萬美元,並宣布新規自周日 (21 日) 起生效,此舉在上周末引發全球連鎖反應,科技巨頭緊急應對,國際航班出現異常波動,印度輿論強烈反彈,最終因白宮澄清部分條款而暫緩恐慌,但仍在矽谷掀起深層震盪。
最新政策公佈後,亞馬遜、微軟、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及高盛等企業迅速向全球員工發送旅遊警告郵件,要求身處海外的 H-1B 持有者立即返美。
根據舊金山機場監控數據,數名印度籍技術人員因擔憂入境受阻,主動中斷家庭假期提前登機。
一位任職於美國科技公司的工程師透露,妻子原定在上周五飛往印度探望病母,卻在登機前因多位同行乘客臨時下機導致航班延誤三小時。「我們被迫在親情與職業前途間做殘酷抉擇。」
作為 H-1B 最大持有群體 (佔 2024 年獲批量的 71%),印度公民首當其衝。新規消息傳出兩小時內,新德里飛往紐約甘迺迪機場的單程機票價格從 3.7 萬盧比暴漲至 7 萬 - 8 萬盧比。
引發更大爭議的是,美國網路論壇 4chan 出現煽動性言論,號召網友透過虛假下單癱瘓航空預訂系統,阻止印度員工返美。印度外交部上周六 (20 日) 發出聲明說,正評估美國新政策對跨國家庭的影響,擔憂引發「人道主義後果」。
面對輿論風暴,白宮上周六緊急澄清,10 萬美元僅適用於新一輪申請者,現有持證人續約或重新入境無需繳納。這一表態也讓舊金山機場的混亂有所緩解。IBM 高管也證實,恐慌情緒隨政策細節明朗化已基本消退,但產業分析人士指出,此事件已對科技界心理預期造成實質衝擊。
根據《金融時報》計算,若以新標準執行,美國企業每年將為 14.1 萬份 H-1B 申請支付高達 140 億美元 (約 4275 億台幣) 費用。
數據顯示,矽谷 IT 業三分之二從業人員依賴 H-1B,會計、醫療等領域亦廣泛使用。
創業孵化器 Y Combinator 執行長陳嘉興 (Garry Tan) 批評稱此舉等同於「將創新人才推向溫哥華等競爭城市」,長期將削弱美國科技競爭力。
法律界已著手應對挑戰。史密夫斐爾律師 Matthew Dunn 指出,10 萬美元收費遠超過行政成本範疇,司法覆核勝訴機率較大。部分企業正研究 L-1 簽證替代方案,但嚴苛的境外工作年資要求 (至少一年) 使得適用性受限。雖然白宮最新情況說明書提及,符合「國家利益」的申請可申請費用豁免,但具體標準尚未明確。
值得關注的是,共和黨議員正推動更徹底的改革,包括以薪資水準取代現行抽籤制度、提高薪資門檻等措施。這場突如其來的政策地震,不僅暴露美國科技業對國際人才的深度依賴,也預示著全球人才流動格局可能面臨重大調整。隨著各方角力持續,H-1B 簽證制度的未來走向仍有變數。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