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歐盟承諾的 7500 億美元能源採購將助美國經濟復甦,聲稱這將讓美國「再度富裕」,但多位分析師質疑這項目標是否實際可行。
根據最新的美歐貿易協議,歐盟將在 2029 年前投資美國各產業至少 6000 億美元的意願,同時將大量採購美國液化天然氣、石油和核能產品,藉此擺脫對俄國能源的依賴。
不過,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歐亞集團歐洲主管 Emre Peker 直言,無論是 6000 億投資還是 7500 億能源採購都「不切實際」,特別是川普把這些承諾當作「可隨意運用的禮物」。
Peker 分析,即使歐盟買下所有美國原油、天然氣和煤炭出口,以目前價格計算每年也不到 1700 億美元,距離年度 2500 億美元目標相差甚遠。
川普也放話,若歐盟未能兌現承諾,關稅將調升至 35%。
歐洲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首席分析師 Ana Maria Jaller-Makarewicz 認為,這更像是「談判手段」。她指出,歐盟自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在 2021 至 2023 年間已經暴增近 3 倍,要進一步大幅成長有其困難。
布魯塞爾智庫 Bruegel 資深研究員 Simone Tagliapietra 更直接質疑協議可行性。他指出,歐盟去年從美國進口能源總值約 700 億美元,要在 3 年內成長超過 3 倍「極不可能」,因為能源貿易主要由市場機制決定,歐盟執行委員會並無控制權。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